日前,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出炉,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第二名,其中: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单项排名第一名、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单项排名第二名。
深圳国家高新区设立于1996年12月,位于深圳湾畔,规划面积11.52平方公里,是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十家试点园区之一。为更好发挥高新区示范带动作用,2019年4月,市政府决定实施高新区扩区,形成“一区两核五园”的发展布局,总规划面积由11.52平方公里扩大到159.48平方公里。
高质量发展的“高产田”
根据火炬统计,“十三五”期间,深圳高新区营业收入、工业生产总值、净利润、生产总值(GDP)实现快速增长,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5%;由于实施减税降费等措施,上缴税费年均复合增长率仍达到8.82%。2020年,深圳高新区纳入火炬统计范围的企业7026家,实现营业收入20683.86亿元,工业总产值13556.89亿元,上缴税费705.21亿元,净利润2413.59亿元;园区生产总值(GDP)7852.55亿元,相当于在占全市约8%的土地面积上产生了全市约30%的GDP。
培育大批创新型企业
深圳高新区瞄准科技前沿,不断提升科技企业集聚度和产业竞争力,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圈,打造了新一代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,高端制造装备、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,培育了华为、中兴、迈瑞、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,形成了“头部企业”全面领跑、新锐企业多点开花、中小企业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局面。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415亿元、占全市38.39%,其中:新一代电子信息、数字与时尚、高端制造装备、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33.86%、60.86%、55.19%、47.83%。高新区拥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823家;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75家,占全市27.3%;境内外上市企业142家,占全市约三分之一。
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深圳未来将把高新区这面旗帜举得更高,牢牢把握‘高’和‘新’的发展定位,进一步优化‘一区两核多园’发展布局,加快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。”
绘制高新区未来五年发展“蓝图”
近日,深圳国家高新区领导小组印发了《深圳国家高新区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坚持两大方向,把握“两大定位”,瞄准“五个高地”目标,实施“五大工程”,以重大制度创新为强大动力,以“四链衔接”为抓手,培育科技中小企业孵化器加速器,打造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示范地,高水平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。
总体目标到2025年,初步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。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更加强劲、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更加凸显、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、绿色发展典范效应更加彰显、开放协同引领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格局。
主要指标
围绕“新时期高新区要坚持培育科技中小企业孵化器,打造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示范地”的定位,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湾区财经记者,接下来重点推进以下工作:
一是争取国家政策在深圳高新区先行先试,积极申报“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”“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试点园区”,进一步提升深圳高新区在全国的影响力。
二是设立高新区发展专项计划资金,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、企业集聚和培育、科技金融服务提升等方面,加大资金支持力度。
三是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,加快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,办好深圳国际创客周、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港澳高校赛等品牌活动。
四是推动高新区新一轮扩容,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区域纳入高新区范围,实现政策叠加,推动“20+8”产业集群加快发展。
五是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,建立部省市共建工作机制,谋划高规格举办西丽湖论坛,打造国际化创新论坛品牌。
六是加快高新区坪山园区建设,启动坪山园区核心启动区规划编制,推动组建坪山高新区开发建设平台,打造未来高新区样板园区。
七是建立高新区各园区综合评价体系,发挥评价指标“指挥棒”和评价结果“体检表”作用,引导各园区对标争先。